家庭之友

首页  >  家庭之友  >  正文

漫谈儒学与家庭伦理——从亲情关系说起(三)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03-14 12:34:00  点击数:  

说到良心,有人认为,这是经验和理性都无法证实的,人不能靠良心生活。岂不知,这不是经验事实和认知理性之事,而是情感之事;这也不是个人的私情,而是有共通性的普遍情感。人们在交往中有共同认可的善恶观就是很好的证明。善恶是有客观性的,但它不是理性认识之事,而是由好恶之情所决定的价值观。这里必须将私人的好恶同道德上的好恶区别开来。一个人喜欢红色或白色,这是私人之事;一个人喜欢助人还是伤人,则是道德的问题。按照儒家的学说,良心或道德心是天地“生生之德”赋予人的,因而是天生的,我们甚至从某些动物身上都能看到“利他”行为(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天地生物一般”,但动物没有人类的社会情感,也没有理性的自觉,而人则有。这就是人之所以为“贵”者。现在,在纯粹物欲的引诱下,有些人的道德情感和理性之光受到威胁,而向工具化的方面发展了。这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责任首先在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获得某种知识技能,以便将来升学或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至于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则没有地位。评价一个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是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升学率。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但是,情感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它关系到人的素质和人生道路,关系到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最近提出素质教育,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的领域,也没有将儒家伦理与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是提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口号或别的什么。“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父母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父母的不仅要教育孩子学习知识,还要教育孩子如何“作人”。在一个人的一生成长中,家庭教育起关键作用。在家庭教育中,不仅有“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父母要以身作则。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父母忙于“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一心“望子成龙”,开发智力而忘记情感,使孩子不能感受到温暖,对孩子的奖励、惩罚都是围绕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辨别是非、善恶与美丑的能力。结果是,许多孩子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有正义感、道德感。

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与情操,要学会“作人”,在家里首先要尊敬父母。很难设想,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能有很好的道德素质。儒家教导说,学要“为己”,即培养自己的德性,哪怕不识字,也要堂堂正正作个人。儒家并不反对学习知识技能,也不反对经商。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是一位商人,但他向孔子学习的是如何作人的道理,结果,他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商人。把道德教育同知识教育对立起来是毫无根据的。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科学知识是为人服务的,也是由人掌握的,我们的教育不能变成这样,当问起“人是什么”时,大家都感到茫然,或者被斥之为无意义。

如果从家庭到社会,都放弃了情感教育、人文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些机械化、知识化的工具,而不是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其知识技能只能成为满足物质欲望的手段。情感冷漠、道德观念淡薄的人,即使是事业“成功”,充其量只能供给父母以物质享受,但不会有真正的孝;至于那些“落伍者”,就很难设想了。

儒家伦理有非常丰富的价值资源,在家庭伦理方面更是作出了贡献,完全可以同现代家庭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对话中,儒家伦理已受到国际社会和许多关心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有远见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重视。联合国正在进行“文明对话”,促进“全球伦理”的建设,儒家伦理已成为重要的对话内容。但儒家伦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德性伦理,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家庭的温情、和谐和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自己,享受温馨的天伦之乐,而且能为现代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

家庭伦理的核心是亲情关系,出于真情实感的家庭关系是最稳固的。尽到每一个成员应尽的义务而作到“心安”,就能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同时还要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培养其天生的仁爱之心,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作一个有德性的人。既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惟利是图”,这是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家庭伦理的建设是全社会的任务。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又是受社会制约的。家庭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家庭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和作用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伦理又不是家庭自身所能解决的,当然,更不是口号或说教能够解决的。它触及到每个人的心灵,需要在一个有序而公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朱子说过:“心中之气顺,则天下之气顺。”我要为朱夫子补充一句:“天下之气顺,则心中之气顺。”社会公正是最重要的环境。

但是,作为一个家庭,毕竟是一个社会单位,有相对的有限的自主性,家庭关系比起社会关系,又有其特殊性。就目前情况而言,除了吸收儒家伦理的内在精神,与现代生活真正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体独立性与家庭亲和性的关系,即个人自由与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之外,教育子女可能是最迫切、最要紧的工作。这就要求作父母的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肖”之子,任何时候都有,但在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依然有其真理性。如何提高父母或即将作父母的人的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补课”,需要社会的一切机器全部开动,形成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