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镜湖论道第24期】工业5.0如何以“韧性生态系统”重构—技—地可持续网络

公管学院 日期:2025年10月31日 08:48 点击数:

【镜湖论道第24期】工业5.0如何以“韧性生态系统”重构—技—地可持续网络

20251029(周三)下午,英国约克大学商业社会学院助理教授游景然老师受邀于公共管理学院01212会议室进行以《工业5.0如何以“韧性生态系统”重构人—技—地可持续网络》为主题的分享交流。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周贤永、谢宇航、冯会会等老师以及20余位来自公共管理、安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交流会议。

游老师首先回顾了工业革命的演进历程,从工业革命1.0到工业革命5.0,每一次革命都标志着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的飞跃,且变革的速度逐渐加快。游老师强调,工业5.0是工业4.0的延续与深化,它不再仅仅关注效率提升和技术突破,而是将焦点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形成一种以价值为导向、以韧性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制造业为例,工业5.0通过智能协作赋能人类,将人类创造力、判断力与自动化精准性相结合,在循环制造中融合智能数据与伦理意识,实现智能制造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

尽管工业革命5.0前景广阔,但随着其不断演进,在推广与实施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游老师指出,网络安全与隐私风险的加剧、组织内部阻力、技术不均衡性以及缺乏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均可能延缓工业革命5.0的进程。针对这些挑战,游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包括采用安全设计源头防控风险、推动校企合作提升技能水平、实施分阶段转型路线等。游老师指出,这些挑战的应对过程,正是塑造新工业生态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关键机遇。

游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公共管理在工业5.0中的核心作用。作为价值引导者、系统协调者、制度创新者和社会契约的守卫者,公共管理不仅需要被动响应技术变革,更应主动塑造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工业5.0的深入推进,技术已成为社会价值的载体与制度创新的触发器,公共管理需从框架外向价值治理的思维模式转型,通过制度创新与价值导向的协作治理,塑造技术创新的方向与社会影响。

最后,游老师对工业5.0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她指出工业5.0将加速从技术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可持续设计的层级式人工智能将实现人类直觉与机器精度的完美融合;而治理伦理框架、劳动标准及AI技术标准的构建,将成为平衡创新与责任的关键基础。

分享结束后,游老师与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围绕“人工智能对工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工业5.0下文科生何去何从”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至此,本次交流会议圆满落幕


  • 附件【1.jpg】已下载
  • 附件【2.jpg】已下载
  • 附件【3.jpg】已下载
  • 附件【4.jpg】已下载
  • 附件【5.jpg】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