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以奋斗为笔,绘就女性的多彩“三八”

日期:2025年03月10日 11:12 点击数:

以奋斗为笔,绘就女性的多彩“三八”——

交大巾帼,熠熠芳华

 

当轻柔的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在复苏的蓬勃气息中焕发生机,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也在这美好的时节里如期而至。这不仅是专属于女性的节日盛宴,更是展现女性磅礴力量、弘扬伟大女性精神的重要契机。正如那句家喻户晓的女人能顶半边天所言,在美丽的交大校园中,无数女性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默默谱写着动人篇章。

她们活跃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站在讲台上,她们是如春风化雨般的引路人,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耐心的教导,为学生们打开探索知识世界的大门,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身处实验室,她们化身为勇于创新的科研尖兵,依靠严谨的思维和不懈的钻研精神,为学术发展添砖加瓦,助力科研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在行政办公室内,她们则成为保障校园高效运转的幕后英雄,以细致入微的工作和热忱积极的态度,确保校园秩序井然有序,为师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她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力地证明,巾帼力量是推动教育事业进步、助力学术创新发展、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中流砥柱。

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身边的巾帼英雄们身上。她们的奋斗感言,承载着日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更满溢着对未来的殷切期望。这些真挚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为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 瑜

 

     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社会意识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四川省思政课教指委主任委员,四川省自然辩证法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澳大利亚La Trobe University 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20余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书籍12册,主持四川省名师工作室,获四川省首届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

奋斗感言:我思故我在

 

耿萍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型及复杂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成员,长期致力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抗减震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项目4项,主持/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973计划课题等20多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主/参编专著及教材6部。在隧道抗震计算方法、跨断层隧道多尺度力学响应分析、隧道地震易损性评价与智能预测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相关成果纳入《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2018》、《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 GB/T 51438-2020》、《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JTG 2232-2019》、《CZ铁路勘察设计暂行规范Q/CR 9529-2021》、《铁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等多部国家/行业规范,并应用于CZ铁路、汕汕铁路、成兰铁路、苏埃通道、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苏通GIL综合管廊、泸石高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之中。

奋斗感言: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滕飞

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语义计算、服务计算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通识》等课程,主持四川省教改项目、四川省高阶课程,入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届数字教育优秀案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项目等十余项科研项目,在IEEE TKDEIJCAIICDE等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转化4项,获得四川省计算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四川省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获得2022-2024年校工会巾帼建功能手称号。

奋斗感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宋爱玲


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教学设计策划师,主持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共5门,曾获首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四川省教师教学创新一等奖及3个单项创新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及教改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及教学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10余项,获校“唐立新”优秀教师、“立德树人”标兵奖、思国奖等荣誉,受邀为全国多所高校进行课程分享近200场。

奋斗感言:凡墙皆是门!


 

余卉

余卉,副教授,法学博士,我校首批资深辅导员,连续从事学生工作20年。在工作中,余卉老师结合学校两大主要矛盾和学科背景,坚持四有好老师工作标准,以就业育人为抓手,用思政博士以及就业指导专业特长,着眼于培养具有西南交通大学特色,甘愿为国奉献,扎根祖国轨道交通一线的特色型人才,用党建+求职指导思政+能力提升就业+全面育人成功开创在双向选择背景下指导更多毕业生到轨道交通主战场建功立业的工作模式,成为新时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代表。

奋斗感言:以柔肩担育人使命,用智慧架师生桥梁,致敬每一位为学生点亮巾帼星光的六边形女辅导员

 

 

田雪梅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曾三次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访问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曾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侧重日本政治)研究,近年来侧重当代中国政治(党的建设、廉政与治理)研究。成都市金牛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四川省委组织部特约研究员、成都市监委首届特约监察员,成都电台“阳光问廉”“成都面对面”栏目监督员。曾荣获“四川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西南交通大学第二届思国奖

奋斗感言:以自强和智慧坚定笃行

 

 张可菁

西南交通大学计划财务处(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收入管理科副科长,专业为金融与会计。201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专业会计硕士学位,2016年获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及西南交通大学金融专业本科双学位。20188月起到校工作,先后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留学生辅导员,曾获得华为优秀辅导员优秀来华留学生工作者等荣誉。

奋斗感言:以巾帼精神为映照,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前行,敢于拼搏、充实自我,书写不凡的奋斗篇章。祝福每一位女性都在追梦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

 

刘娟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主讲课程《工程力学》获首批国家级混合式一流课程,20215月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编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主持主研高等教育司、教育部新工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教改项目10余项。2016年获四川省基础力学讲课比赛一等奖,2019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22年获第二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4年获第四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教创赛三等奖,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获2022西南交通大学首届思国奖2021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新秀奖。

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省部级项目、面上项目、横向课题10余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 10篇。

奋斗感言:破茧乘风织日月,家业教研共春风。

 

 龚正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长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10余项。在Nat. Commun.Environ. Sci. & Tech., 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担任Chinese Chem. Lett. Microchem. J.、 中国测试、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

奋斗感言:人生就是修行,活到老学到老,风景就在路上

 

文乔莎

20139月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理学硕士。20144月参加工作,20144-20244月,先后在计划财务处收入管理科、预算与国库管理科、综合财务管理科工作,其间201911-20244月担任计划财务处党支部组织委员。20244月加入后勤保障部,任规划与目标管理科科长。

奋斗感言:女性从不是孤岛,我们彼此支撑,以柔肩守护校园烟火气,用坚韧扛起家庭责任,用平凡双手托举师生梦想,在服务他人的征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生活的浪潮温柔拍岸。

 

    数学学院教授、教学设计师,长期深耕概率统计教学与课程建设,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概率论》,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等多部教材,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并荣获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标兵奖、“思国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0项,两度带队摘得海峡两岸暨港澳总决赛季军。

奋斗感言:以陪伴诠释师者初心。

 

丁雨淋

    教授/博导,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四川省青年千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大学本科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复杂空间场景数字孪生与综合防灾减灾研究,研究成果在西南防灾减灾、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国铁等企业项目20余项;自主研制了铁路高精度地理地质集成共享平台、地质灾害风险信息集成共享与应急服务平台等;参与制定铁路工程数字孪生建模技术标准、公路应急保通技术规程、营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风险评价规程等。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2022)、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2020)、中国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 3/15)、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15)等学术奖励。担任国际期刊 IEEE JSTARS 副主编、GeoRISK编委等。

奋斗感言:越努力越幸福

 

何佳霖

校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员、四川省医疗美容主诊备案医生

从事皮肤科及相关专业10多年,曾在三级医院工作数年,先后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等医院进修学习,于2012-2013年先后两次参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国医学护肤品暨皮肤无创测量技术培训班,多次参加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及省内外学术会议、擅长面部痤疮、色素痣、色斑、脂溢性脱发、急慢性荨麻疹等疾病诊断、治疗及皮肤健康管理咨询等。多次荣获学校及四川省高校保健医学会先进个人称号。

奋斗感言:用专业雕刻时光,以柔情抵御岁月。每个女性都是自己人生的首席美容师——既要修复生活的划痕,更要守护心灵的胶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