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自强不息 饮水思源——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教授

校工会 日期:2007年05月23日 00:00 点击数:

                                

2007513晚,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官邸灯火辉煌,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爵士亲自为一位中国学者颁发了Thomas Hawksley金奖,大使激动地说:“太棒了,你要知道,这是我们最高级别的奖项,91年来第一次由中国人获得这个金质奖章!”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教授,一位自强不息,饮水思源的中国学者。

自强不息 饮水思源

—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教授

 

张卫华,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89年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现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个人的成功=追求+机遇+勤奋+聪明

“人要有所追求,没有追求便不会摩擦出成功的火花,成功=追求+机遇+勤奋+聪明,做每一件事都要努力去做,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张卫华教授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今天成功背后的秘诀。他来自江苏宜兴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儿时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走出山村!因为他觉得这片小小的天地根本满足不了他对未来的追求。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奋,在1979年他收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漫漫求学路,令张卫华教授深感机遇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更加清楚人一旦抓住机遇,就应奋力拼搏,勇往直前。1989年,还是刚刚毕业的一位年轻硕士,张卫华教授便参加了筹建铁道部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有利平台,张卫华教授开始主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车辆整车动态模拟大型试验台——滚动振动试验台,使我国成为继德国后,第二个可进行机车车辆全环境动态模拟试验的国家。试验台在我国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研制和铁路提速发挥了重要作用。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1998年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其成果同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委“1998年高等学校十大技创新”称号,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卫华教授为该项成果的第二完成人。面对成绩,张卫华教授并没有自满,而是如勇士般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中,他率先在我国系统开展电力机车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研究,进而建立了完善的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研制出仿真软件系统,建立了受电弓运行混合模拟试验台,成为弓-网系统动力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最近,张卫华教授又具体主持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带来实验室开展高速转向架技术、轮轨关系和弓网关系的研究。“事业无涯,是因为追求之心永无止镜。”

张卫华教授是勤奋的,在长期从事机车车辆设计、分析和试验研究中,他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机车车辆研究事业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张卫华教授是成功的,近年来他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余项,其成果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两项,发表学术论文140篇(SCI20篇,EI60篇),其中论文“A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ur of pantograph by suing hybrid simulation method”被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评选为2005年度学会最佳原创论文,并授予Thomas Hawksley金奖。

团队的成功=队伍+平台+机制+成果

“一花独放不算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张卫华教授深深地明白,自己一个人的成功算不上成功,惟有整个团队的成功才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和现实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已经拥有了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富有合作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队伍,他们紧密围绕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提速和高速重载的发展,承担完成了大量的关于轮轨关系,机车车辆结构及动力学、弓网关系、摩擦磨损等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项目,在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重载机车车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末,传来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的喜讯,张卫华教授终于会心地笑了,因为这是对他和整个科研队伍辛勤工作最好的认可与回报。实验室的研究团体继2004年被评为我国交通领域第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又在2005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创新研究群体,他们是目前机械工程领域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

作为继沈志云院士和钱清泉院士之后的第三任实验室“当家人”,张卫华教授说:“我们实验室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奋斗的结晶。”的确,正因为有两位院士大思路、高规格的指导以及整个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才使得实验室成为覆盖整个交通运输领域的大平台,从而支撑着整个学科的发展,并使实验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今,张卫华教授继续采取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并举的方针来建设这支科研队伍:一方面,通过不断构筑优良的硬件设施和学术环境,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实验室工作;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实施年度人才计划,把条件成熟者推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世纪人才”和“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的候选者。

筑巢引凤,如今,牵引动力实验室聚集了一批不但专业水平优良而且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学科内拔尖人才。其中有院士2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获得者7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面对这些学科内的专家学者,张卫华教授始终胸怀若谷,在项目研究和奖项申报上给人机会,尤其给年轻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实验室是我的家,更是大家的家,室兴则我兴、室荣则我荣。”缓缓地语气中涌动着一位学者对实验室深沉的爱,涌动着他那宽广的胸襟和一生奉献的情怀。

在科研领域喜报频传的同时,在沈志云院士的倡导下,2002年,依托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载运工具信息工程系,张卫华教授开始兼任载运系系主任。并开始招收第一届载运系本科学生。如何将科研领域的丰硕成果利用实验室的优良平台转化到未来的接班人身上?一直担任科研任务的团队又是否能适应教学这一陌生的领域?这些问题从一开始便使张卫华教授感到沉重的压力。抱着第一时间将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带给年轻一代的坚定信念,张卫华教授开始了带领牵引动力实验室团队探索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型道路。但探索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尤其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氛围,没有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实验室是不可能的。但学校的经费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为新生的专业大开“绿灯”。张卫华教授心急如焚,他拿出了自己课题的节余经费用于教学实验室的筹建,及时给学生补上了实验课程。张卫华教授身为特聘教授,但他坚持以一名普教授姿态,投入到本科教学的第一线,为载运系的本科生开设新课,并亲自授课,其用情之殷,令师生们为之动容。经过近5年时间的艰苦探索,现已初步形成的明确责任、科学分工、大胆创新和积极参与的教学团队精神,让年轻的载运系学生终于变成牵引动力实验室这个大家庭的一员。2005年第一届载运系毕业生100%的就业率使张卫华教授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通过持续的教学互动,学生在体验到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开始积极的投入部分科研项目,亲身参与其中;教师则在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吸收了不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为进一步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饮水思源——成功背后的社会责任感

饮水思源是交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本科、硕士博士学习都在西南交通大学完成的“老”交大人,张卫华教授深深感到在众多荣誉与光环的背后,是自己越来越强烈的感谢之情和社会责任感,他常常要念叨学校的培养和支持,特别是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沈志云院士的培养,报效母校的情结始终没有动摇过。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他比别人有更多的义务去帮助他人:不单是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应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他非常欣赏“经营”一词:他最大的营利就在于他所带领的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符合自身能力的工作任务——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团队中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便是一名在读的本科学生,只要他思想中有闪光的亮点,张卫华教授总是不遗余力的鼓励并帮助他将成果发表出去。多年来,他一直坚信也在不断实践,使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愉快的工作,发挥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与此同时,张卫华教授承担了大量学校安排的工作,包括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申请和筹建工作,国家和铁道部重大的项目建议和申请工作。尽管这些“额外”工作影响了他正常的实验室管理和科研工作,张卫华总是以一名交大人的责任感,热情地投入其中。

    尽管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面对成绩,他算不上优秀,只能是合格;但是,在被大家推选为学校工会的委员后,他却明确表示,哪怕自己工作再繁忙,只要工会工作需要我,教职工需要我,我依然愿意为工会出力,为教职工服务!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正如他一直告诫他的学生那样,要有信念,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也要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努力,做一个让别人竖起大拇指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