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街头募捐
“救救我们的老师吧!”学生曾家蓉看到有人从面前走过,她马上迎上去重复着这句话。
昨天中午,锦里。太阳很大,曾家蓉的额上渗着汗水,在她身后以及对面的酒吧门口,这些来自西南交大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大三学生手中拿着彩笔,不停地在一件件体恤衫上画着各种图案,这些50块钱一件的体恤衫又很快被吸引而来的游客买走。不论是卖的人还是买的人,他们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爱的潮水,流向一名28岁的年轻教师。
这是一次拯救生命行动,27个大学生为了拯救他们患白血病的老师,竟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不幸发生在幸福即将来临时
冯彬28岁,研究生毕业后刚到西南交大执教两年多时间。她爱笑,脸上随时荡漾着的笑容,昭示着她对生活的无限向望……但这时,不幸的她患上白血病。
冯彬的学生——艺术与传播学院艺术设计系2004级平面一班班干部胡兰杰告诉记者,去年4月初,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开始出现种种不祥的症状,“她牙龈时常出血,爱感冒,口渴,脚痛,每次上课都忍着,但她并没有给大家说自己病了。”一个月后,冯彬到华西医院检查,发现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当时冯彬并不知道这个诊断结果,是她的姐姐将这一结果告诉同学院的老师的,“去年4月29日晚上,李馨老师给我打电话,我们都惊呆了,冯老师的生活其实才刚刚开始!”
胡兰杰说,2005年7月,刚来任教一年时间的冯彬带着他们到丽江写生,同学们和老师开玩笑,问她:冯姐,什么时候结婚呀?不能老谈恋爱不结婚啊!“她脸上马上浮起一种羞涩,她说,她将在2006年结婚,她还要考博士,说到将来,她总是充满了幸福感。”就在婚期越来越近、离期待的幸福越来越近的时候,冯彬患上白血病。
27个人带动4万多人奉献爱心
胡兰杰和班上的同学去探望冯老师,他们从医生的口中得到一个惊人的数字:治疗这种白血病,需要6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冯彬的家庭是无法支撑的,同学们经过反复商量后,决定策划一次拯救行动。
拯救行动的第一步是要让西南交大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参与进来。27个同学分成9个行动组,以最短的时间让全校近30个学院、100个班共4万多学生和老师参与进来。“那段时间,每个同学都在搜集全校每个班班长的电话,告诉他们我们要到他们班上作演讲。”
西南交大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城西的九里堤,一个在郫县犀浦镇。学生张芳蓉负责的是犀浦校区,从去年5月24日开始,她和其他同学一起,每天凌晨5点多就起床,6点准时出发,保证在8点以前赶回学校。但更重要的是要赶在上课前走进每个班的教室,如果迟了,就只得等待下课,趁课间休息时走进教室演讲。“我们把冯老师所面临的情况告诉同学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与祝福。”27个人的努力非常成功,无论在哪个班,听演讲的学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同学们纷纷捐款,并写下一句句温馨的祝福语。
这次行动持续了一个月时间,全校4万多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到拯救计划中来,27个同学为此募集到7万多块钱,老师和同学写下的签名祝福有厚厚的一叠。
冯彬查出白血病的第一年花费了24万元,社保报销的部分加上冯彬自己的积蓄以及这部分捐款,冯彬顺利得到治疗。
学生们发起第二次爱心行动
骨髓移植是冯彬活下去的惟一希望。川大华西医院的医生称,寻找匹配的骨髓非常困难,几率大概只有百万分之一,而如今中华骨髓库的骨髓样本只有30万,“在没有异体骨髓的情况下,只有采取自体干细胞移植,但成功的几率也只有15%。”医生为冯老师制定了手术计划,再过20天手术即将展开,但手术需要的花费还没有凑齐。
胡兰杰告诉记者,再在校园中发起筹款行动已经不太现实,“同学们本来就没有钱,他们无法凑齐这笔钱。”因此,他们开始了第二步计划:利用自己的专业,向社会寻求帮助。
两天前,胡兰杰和同学们用1000块钱的班费,从荷花池市场批发回来一批白色、黑色的体恤衫以及各种色彩的颜料,随后加班加点地在体恤衫上画上各种图案,他们希望用这些“爱心文化衫”为老师换来救命款。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效果究竟怎么样,因此在前天,他们来到锦里试卖了一次,没想到一天竟筹到5100元钱,“游客们听说我们是为了救老师,他们并不在乎一件体恤要花50元去买,他们还让我们转达对老师的祝福。”
27个同学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前天晚上,全体同学熬夜画体恤,有的人熬到昨天凌晨3点过。昨天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经过的游客都停留下来,他们将50元钱塞进捐款箱,然后带走一件体恤衫。“能在成都付出爱心,这次旅行就多了一份珍贵的纪念。”江苏游客吴先生对记者说。
昨天的行动究竟有多少收获,胡兰杰说,他们大约要晚上10点后回校才能统计出来,“我们这项活动将持续几天时间。”
为更多病患者集体捐献骨髓
同学们在利用他们的专业为冯彬老师筹款时,冯彬并不知道,“我们现在不想让她知道,但有一天我们会告诉她,她的生命被许许多多双手撑着。”
胡兰杰告诉记者,就因为一年多时间帮助冯彬老师,他们全班同学都知道白血病患者很难找到匹配骨髓,“到中华骨髓库建立捐献骨髓资料的人太少太少。”她说,为了唤起大家帮助白血病患者的意识,下周,他们全班同学将到中华骨髓库抽血保存样本,“只需要3毫升血就行了,多一个人捐献骨髓,就让白血病患者多看到一点获救的希望。”因此,在义卖的现场,同学们会告诉前来买体恤的人:“建立捐献骨髓的样本时只需要抽3毫升血,真正捐献骨髓时虽然会有短暂的疼痛,但对身体没有丝毫影响。”同学们号召全社会的人参与进来,滴水成河,大家共同汇成一片爱的海洋。
编后
爱心再出发
28岁的女教师冯彬是不幸的:在她的事业刚刚起航、即将步入婚姻的红地毯之时,年轻的生命却遭受白血病“病魔”的折磨;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又是幸运的:挚爱着她的27个学生竟然以绵薄之力,带动4万多同窗汇成一股爱的河流,奔流不息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一种多么弥足珍贵的师生之情呵!
囿于校园之内的“拯救行动”,面对的是贫寒的学子和安贫乐道的老师,力量自然有限。走出校园,爱心再出发,引起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切关注,这,恐怕只能是这些学子们的最后努力。而广大市民们要做的,恐怕是接过这根“爱心接力棒”,让爱的河流变成爱的海洋,让白血病患者看到获救希望。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传唱了多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中,就得自己多一点公益之心。奉献公益爱心,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种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的品格。有一首歌还唱道:“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跟着那些可爱的拯救老师的学子走吧,爱心再出发!当你帮助别人时,自己一定会收获快乐,那种因为公益而产生的快乐;而那些白血病患者,看到的则是获救的希望!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