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班导师工作职责之心理辅导

校工会 日期:2007年09月22日 00:00 点击数:
 

交通运输学院 张开冉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班导师工作职责之心理辅导。首先声明,本人不是研究心理学的,所以不敢托专家之名以悖妄,只是把自己在平时作班导师工作中的体会与心得和大家作以交流,此前我曾做过交通运输学院2002级安全工程1班的班导师。

孔子曾说过:“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作为班导师,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在学习上给学生以指导,但在指导过程中我们不应当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更多的应从心理辅导层面进行,因为心理健康——豁达、仁厚、坦然、淡定才是根本的基础,这当然可以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启发,这也是“智者班导师”应该做的。

如果要用实例来佐证的话,我愿意把我所带的交通运输学院2002级安全工程1班所取得的成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班的入学成绩在当时全年级是最差的,但后来变成获得特等奖学金人次最多、四级通过率最高、校级优秀班集体次数最多(连续三次)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同学们在平时有意识的内心修炼分不开的。下面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与感悟:

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是他们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特点,我坚持每个星期的周五晚上给他们开一次会,会上首先是督促学习,并测试他们的英语学习情况(要求他们每周记20页单词以迅速增加词汇量),之后便是类似于促膝谈心的心理辅导。至于学习上的技术层面的情况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着重说一下谈心的情况与体会。

关于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足下是哪里呢?“足下”是谦逊心灵的淡定起点。人们讥笑好高骛远,并不是说目标不可以远大,而是在提醒过往的道路要切实可行。我告诉学生,理想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只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并且是有意义的,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我都坚决支持。正如三只田鼠的寓言故事一样:有三只田鼠准备过冬,衣食无忧是他们的理想。一只每天都在认真地囤积过冬的粮食,一只每天都在仔细地准备御寒的物品,而第三只却整天无所事事地在田埂闲逛,甚至躺在那里看着蓝天。前两只田鼠都指责他不务正业、生活盲目。而冬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三只田鼠挤在洞里,衣食无忧,却百无聊赖,这时候第三只田鼠就开始给另两只讲故事,讲它在田埂上的见闻和趣事,使整个冬天过得欢欣而温暖。我们能说第三只田鼠没有理想吗,或者说理想不远大吗?其实,第三只田鼠为大家储备的是过冬的阳光,这就是它的理想。所以说,有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或许也是通往理想的逻辑起点。

关于得失。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们总是有所追求,如评奖评优。但并非所有都事随人愿。此时,我提醒学生只要用内心的富足与饱满、用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缺憾,你就会成为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有时候我们不应当太在乎外在物质的得与失,让自己拥有一份浅薄的骄傲,太在乎得失的人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被指责为“鄙夫”,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内心有一种类似于泛舟江海时的恬静,而此时正能折射出我们的顶天立地、朗朗人格。正所谓“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何不常想一二” 呢?

关于处世。我们都知道,同窗之谊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同学关系更是最浓的社会血缘关系。如何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真正的融入到班集体,并合理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班导师都关心的,对学生本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道理有时候是非常朴素的,此时我常告诉学生有一颗包容的心是处理好同学关系的金钥匙。正如《论语》里提到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遇到不和谐的时候,更多地去检讨自己,尽量少地去苛责他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是处理好同学关系的基础。泰戈尔也在他的诗中说过:“乌云自己遮住了太阳,但它还怨天空不明朗。”我们要注意避免。

您也许会问:“如斯而已乎(这样就够了吗)?”禅宗里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花盛之后便会凋谢,月满之后则会亏缺,这说的是度的问题。我们对学生的指导或者约束也应有个度。我们不能够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学生圆满地设计好,还应该给学生留一点空间,让他去领会、去感悟,去自由发挥、自我发展,使其内心有所期待,这样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大有好处。

02级安全工程1班带着优异的成绩于06年毕业了,我还继续着我的班导师工作,06级交通运输茅以升班。英国一个心理学女博士在一本里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也就是想最后能到一起,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最成功的爱就是尽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他的生命中分离出去。我现在想说的是,其实老师对学生的爱也是以分离为目的的,是让学生带着睿智的头脑、健康的内心、独立的人格从他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是作为老师的我们的共同追求。

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有和谐的内心才是成功的逻辑起点,您同意吗?而启发并指导学生主动地去塑造内心是我们每一位班导师乃至每一位老师的职责与使命,您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