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谈教师人格的力量

校工会 日期:2007年09月22日 00:00 点击数:
 

峨眉校区基础课  张 跃 

“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教师人格的塑造体现在:

(1)选择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富贵立身”还是“精神立身”?教师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守候精神。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以及人生价值。有了这个方向感的教师,他们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阴霾满天都能漾起微笑,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不管风大浪猛,他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同时,他们又在教书育人中享受学生的幸福以及这些幸福的叠加后的快乐,这种教育的幸福将伴随人生走向生命尽头而愈显灿烂辉煌。到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就是教师价值的充分体现。相反,期望在教师这个行业中成为物质大亨,期望在精神的天堂里寻求物欲的极度膨胀,那不仅不现实,而且还会在这种目标混乱的无谓中长久徘徊,消耗掉自己最珍贵的年华,及至过了浮躁岁月,自己的生命没做成什么,落下个空悲切。

(2)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这就为工作提供了动力源泉。为了搞好教学,教师一方面要精通所教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沿信息,同时又要对相关学科熟悉,成为“T”字型人才。教师还要掌握教育科学规律和教学技能,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科研方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及品德修养的行为规范。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是善于学习和研究的。他不会让课堂外的时间在不经意间流失。他会当成是工作中的重要时光,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天长地久,就有了才气和底气,自身也成为一种文化,一本可读的书,这样站在讲台上,课堂外的智慧劳动在课堂里得到充分展现,这是水到渠成的,量变为质。讲台为此而发光,学生为你的课程叫好。

(3)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展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这就是说,上天给每一个人一份才能,那些看似无才的人,只是因为那份才能隐藏得深,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里。教师,应该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潜在才能的开发者。要做好这个工作,离开了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是不可能的。而教师仅仅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劳动和隐私是不够的,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的基本排序来看:“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表现”,爱在尊重之前,缺失爱,尊重不是虚设就是空洞。有了爱,教育就会在欣赏中微笑。记得发生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的事——

校园里开出一朵硕大美丽的玫瑰花,吸引师生来看花。一个早晨,有一位小女孩摘了这朵花往外走。此时,教师怎么做?有的教师说,要告诉小女孩,别人不能欣赏到美丽的玫瑰花了;有的教师说,告诉小女孩,花会痛哭的;有的老师说,小孩子不能损坏公物等等……几乎所有老师都从教育者的角度俯视这件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潜意识里,把小孩子摘花看成是坏行为。但苏霍姆林斯基老师是这样做的:

“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你能告诉我吗?”小孩羞涩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些疑惑,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完之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抖了,他搀扶着小女孩,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说:“这一朵是奖励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培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正是站在了一个教育者关爱、理解、宽容和尊重的立场耐心了解事情的真相,给予教育以春天般的微笑。

(4)心灵的介入。教育是一种有智慧的工作,她担负的雕琢灵魂的事业和上帝一样伟大。教育要工作之前用心,工作之时用心,工作之后还要用心。“用心”成为一种教育“习惯”,只有用心,工作才会有创意;只有用心,工作才显现智慧;只有用心,工作才充满趣味和激动人心的成就感。教育呼唤心灵进入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这时,便会发现有许多好手段、好设计、好方法可以处理许多别人棘手的教育问题和教育中的突发事件。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价值锁定于教育,在现实的妥协中始终坚持着教育的理念,不管教育的现实与教育的理想之间有着怎样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都应理想之光不灭,朝着教育的理想境地前进,这种心灵的力量就凸显出来,而且大放光彩。

(5)一个有约束感的人。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果处于一个无纪律、无约束的环境中,表面看似自由,实际上是最没有自由保障的。比如美国称自由国家,但它实质是一个纪律之国。一般来说,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所最没有自由,最没有生机的学校。对教师来说,纪律象石头,如果你把它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你看得更高更远。严格要求自己,看似委屈了自己,其实,正因有了它,才使你进入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的环境。这种纪律之后的真自由,才是别样的天空,人生的大境界。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教师遵纪守法是必然的事情。有了约束感,就能逐渐成为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如果你再了解了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办学方向,你就会十分虚心的看待学校,认真聆听同事和领导的建议和制度。给领导和同事带来美好、深刻的形象;如果你能审慎交友,你就会提高你的教育认知态度;如果你能对学校的薄弱环节不抱怨,而是寻找解决的认知办法,你就会得到人们的称赞和领导的赏识。总之,约束会使自己身上的冷静与克制像碱“中和”酸似地“中和”忧虑、烦躁、怨火;有了约束感,就象水的柔性,使你更加成熟。

俗话说得好,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是一种熏染。教师对人世的看法,对名利的豁达,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理解,对事件的宽容,对美好的追求及对丑陋的鞭苔以及他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力、敬业的品质、纯静的心灵,都将清晰鲜明地印刻在学生脑中,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相反,只注意考试成绩,机械一般工作的老师,其人格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对教育是一种致命伤害。因而,构建健全的教育人格是教师专业涵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一切教育从这点出发,人类伟大的创造从这里起步。这就是人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