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全方位支援抗震救灾

校工会 日期:2008年05月30日 09:17 点击数:

西南交通大学在积极恢复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同时,密切关注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全校齐心、科学谋划,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继续以实际行动全方位支援抗震救灾。

灾区房屋建筑、桥涵及地质安全评估。“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专家服务团”继续在地震灾区开展工作。桥梁组继完成德阳、绵阳、广元、安县、北川等地桥梁评估任务外,又连续奔波在宝成铁路沿线、都江堰、崇州、阿坝州小金县等地区,迄今评估桥梁超过100座。房屋建筑组继完成成都铁路局路段、绵阳、德阳、广元、安县、峨眉等地大量评估任务外,又奔赴了江油、什邡、峨眉燕岗及成都等地进行了评估。岩土及减灾组先后奔赴雅安、蒲江等地,对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的地区进行了现场勘测评估。环境组先后参加了省市多次地震次生灾害监测与防范会议,学校杨立中教授提出的“加强地震灾区重大疫病及动物源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预警”建议被四川省科技厅采纳。尤其感人的是,全国著名桥梁专家、我校强士中教授已年近七旬且身体有病,但他仍然奋战在评估现场,不顾危桥的危险开展实地检测和评估工作,给服务团的全体专家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动力。此外,525,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西南交大格致公司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了4台泥石流次声预警器,总价值逾10万元。

堰塞湖、滑坡等灾情遥感监测与评估。应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请求,学校土木工程学院秦军、刘国祥、曹云刚、罗小军、孙美玲等5位专家带领研究生奔赴灾区,同其他4个单位一起组成了“汶川地震灾情遥感工作组”。51528日,师生们先后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直升飞机对绵竹市汉旺镇、什邡市洛水镇、安县茶坪河流域堰塞湖及滑坡、安县白水河、北川县渝江流域、青川县及平武县局部地区进行了超低空遥感,获取了高分辨率影像,快速确定了倒塌房屋、滑坡、堰塞湖的位置与范围等情况。师生们昼夜加班,开展了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影像解译工作,及时制作出了灾情遥感影像图,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制定救灾及后续处理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信息。

灾区高危险建筑工程爆破。应交通部请求,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爆破研究所在所长施富强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奔赴成都、彭州、都江堰、什邡、汶川、映秀等地,对高危险的桥梁、烟囱、水塔以及其他建筑物实施了爆破。研究所先后50余人次投入紧张危险的工作,十多日来连续奋战在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平均每天爆破78栋建筑,迄今已经成功爆破近百处,为保障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抢险救灾交通线的通畅作出了突出贡献。528213国道线上的百花大桥已经断为5段,桥体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危及桥下成都至汶川的“抢险救灾生命线”。面对这个灾后难度最大的工程,施富强教授带领大家制定了缜密的爆破计划并成功爆破,保证了大桥倒下后不影响岷江河水,同时减少了桥下道路的清理难度和对救灾车辆通行的影响。同时,学校土木学院爆破专家张继春教授带领研究生赴彭州等地进行了爆破方案设计;学校产业集团潘祥生老师带领工程队先后赴北川、汉旺、都江堰等地进行工程排险,实施了危险建筑的机械破碎和局部爆破。

救灾物资物流信息管理。应四川省红十字会的请求,学校迅即成立了以物流、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计算机、旅游等领域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负责世界各地及国内所有通过红十字会捐往四川灾区救灾物资的物流信息管理。在物流专家张锦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服务队在19日晚连夜开发完成了“四川省红十字会救援物资管理系统”软件,随后又设计出了“四川省红十字会救灾物资信息报送流程图”,并专门成立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应急救灾物资物流管理工作处,设立了物资信息中心,统筹安排志愿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志愿队分3个工作组、先后90人次投入此项工作。第一个工作组设立在四川省红十字会总部,24小时不间断地全面组织和管理救灾物资信息,并随时接收国家和省红十字会物资调度人员关于备灾中心、货物接收点的信息。其余两个小组分别设立在成都双流机场和成都火车东站、北站,主要负责救灾物资到货、发货信息的统计与报送工作。物流服务队的工作受到了红十字会的高度赞扬:“以前20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交大物流志愿者们几个人就能整理得清清楚楚、高速高效,为救灾物资最快、最好地送到灾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灾区安置点群众心理援助与辅导。519,应成都市郫县紧急求助,学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立即派出陈华、陈丽、李德芳3位老师对安置在郫县救助站的600余名来自都江堰、汶川的受灾群众和都江堰中学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援助和情绪疏导,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同时对救助站的志愿者们进行了心理培训。521,在省教育厅的安排下,学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宁维卫、陈华、陈丽等老师为安置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9所都江堰高三的全体师生进行了2场“灾后心理调适与压力应对”的讲座,并进行了灾后心理调适指导。此外,学校近日获批国家科技部“震后青少年心理治疗与康复研究”课题,学校宁维卫教授受聘四川省科技厅“抗震救灾、安置安心”心理救助支援行动特邀专家组成员,为全省心理援助提供方案设计和专业培训。学校即将对阿坝师专来蓉安置师生进行心理援助。

灾民安置、灾区重建等建筑规划与设计。针对灾民安置的突出情况,学校立即与日本庆应大学进行联系,合作进行了环保、防水、防震的纸质安置房的设计和搭建准备,以供抗震救灾指挥部选择使用。第一批纸质房样品将于6月初从日本东京运抵成都。学校还积极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筑专家开展灾后建筑规划合作,并与全国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一起积极筹备“新建希望小学”全国大学生设计活动。526,学校林青教授、陈光教授入选四川省“重建家园”专家指导组,将为灾区重建提供全面技术指导。

“境外媒体采访团”引导及翻译。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组织下,我校外国语学院分别选派了3批次10余名英语系、德语系学生,组成了“境外媒体四川灾区采访团”志愿者队伍,负责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朝日新闻、纽约时报等媒体境外记者的接待、引导及随行翻译工作。志愿者们先后引导境外记者参观采访了德阳市绵竹县灾区救济物资集散中心、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德阳市绵竹县汉旺镇、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和什邡市灾民安置点,他们的工作受到了外国记者和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