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播迁路、共话交大梦”专题活动是学校120周年校庆重点活动之一,由校工会牵头,联合校团委、档案馆、对外合作联络处、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组织。7月18日,由团委书记朱剑松和档案馆馆长高平平担任领队的11名青年教职工,6名学生代表组成的唐山——山海关考察团抵达唐山,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寻根朝圣之旅。
西南交通大学发轫于山海关,兴盛于唐山。在山海关办学时间虽短,学校却在此诞生,并确立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三大高等学府之一的地位。在学校建校的119年历程中,其中一半的岁月是在唐山度过,“唐山时期”是学校辉煌与鼎盛的时代,也是值得数辈交大人怀念与神往的时代。
寻根之行 青史难忘
许多交大人把拜访唐山旧址视为“朝圣之旅”。考察团的17名成员大多数都没有到过唐山,这次与唐山的亲密接触,对于大家而言都有种穿越六十载时空的感觉。
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这里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在这座城市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纵观1905年至1964年校史,我校是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是培育工程师的摇篮。交大因唐山而兴盛,同时又反哺唐山,两者相得益彰。
7月19日,考察团一行17人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馆。在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唐院时期的老校门图片、原址俯瞰图片隆重展出。老唐院是唐山教育的名片,在其发展史中并占有着重要一席,可以看出,唐山因为曾经拥有这样一所卓越的高等学府而骄傲。
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展馆中,我们再一次与母校邂逅,有一张手绘的长卷展现着唐山旧时的繁华风貌,老唐院的校门被绘成红白相间的颜色,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跃然而出,成为画卷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老校门与铁道比邻,正是交大“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兴”最为形象的诠释。后来,我们在“因矿路兴办的教育事业”展区中,发现了学校东讲堂和明诚堂的旧照片,以及茅以升学长年轻时的照片。师生们惊喜地感慨道,过去的校园真的是太漂亮了!不同于九里校区图书馆前慈祥和蔼的“茅爷爷”,在这里展现的茅以升学长风华正貌、意气风发,可以大胆猜想,这张照片也许反映的是他刚刚从海外学成归来,心怀鸿鹄之志,欲投身报国的形象。
当天的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唐山地震遗址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唐山在1976年遭受重创的哀恸场景,更是深切感受到了百折不挠的唐山精神。由此,我们不禁联想到,母校也有着同样的命运——经历过两次大地震的伤痛和十八次辗转迁校的挫折。我们伟大的母校与唐山一样,涅槃浴火、砥砺前行,因为自强而生生不息,因为奋斗而重塑未来。
朝圣之旅 薪火相承
乘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优势,唐山的曹妃甸开发区以强劲之势兴起,新的产业空间在这里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里得以延伸。7月20日,当我们在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五万吨级的煤炭码头伫立,老师们不禁发出赞叹。当年的老唐院见证了唐山昨日的辉煌,今天,交大依然与唐山携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市校合作,共谱新时代强国振邦的华章。
当日下午,我们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的朝圣之旅——考察唐院旧址。到达目的地以后,所有师生都在第一时间被路边的公交站牌吸引住了,红底白字的“交大”二字让师生们激动不已,纷纷拿出手机在站牌下合影留念。想不到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也能投入母校的怀抱!周边的居民听说我们是交大来的,也非常热情。
在茅以升学长、“五老四少”曾经走过的路上,同学们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在学校图书馆旧址前,师生们一起唱起了校歌,“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宜诚笃,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郅大同。”伴着悠扬的校歌,师生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围墙内的虎皮松曾经为孜孜以求的交大学子遮荫纳凉,图书馆的石板是前辈学长成为工程师的第一步阶梯,讲堂前的砖瓦草木见证过师生们热烈的讨论。接着,团委书记朱剑松和档案馆馆长高平平带领师生们在唐院旧址取土,2016年是母校建校120周华诞,师生们带回唐院的土壤向母校献礼,这些土壤里有着交大前辈们的足迹,饱含着几代人经历的风霜雨露,更有着孕育勃勃生机的营养。
取土以后,在唐山研究院举行了校友座谈会,这无疑是本次重走播迁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出席座谈会的学长有48级的李汉、56级的李文辉、64级的徐长江、79级岳清明、89级的于天泳,以及唐山研究院的钱晓群院长、梁思颖副院长。而考察团的成员多为90年代以后入校的教师和学子,最小的团员今年才上大二。8个十年的校友会聚一堂,畅谈过往与今朝,表达对母校的拳拳赤子心。
“通过重走播迁路,使年轻校友认识校史,激发年青人的责任与担当,”主持座谈的朱剑松书记谈到,“恳请老学长们多给年轻校友讲讲历史,我们年轻一代也将努力为交大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考察团的师生们表示,老学长们口述历史令人受益匪浅,见贤思齐,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敢于担当,身体力行,将交大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回校以后,也将此次活动感受讲给周边的同事、同学,让交大精神不断延续下去。
播迁之路 弦歌不缀
7月21日,师生们参观了山海关旧址并取土,参观中铁山桥集团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山海关旧址是按照当年的校貌一比一复建的,石碑上刻着中文“西南交通大学(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旧址” ,英文为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即“中华帝国铁道学院”。这里青瓦朱窗、绿荫掩映,与当年的唐院西式风格不同,这里是地道的中式院落。很多师生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唏嘘感慨,如果唐院的校址可以像山海关这样复建起来,那可就太好了!
交大百二十年的播迁之路是艰难困苦之旅,又何尝不是传承文化、播撒教育火种之旅呢?!许多校友幼时就曾在我们办学所在地旁边生活过,交大令他们心向往之。唐山的校友呼吁,在母校12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希望启动唐山校址的复建工程,让更多的校友能够有一个带着温情的精神家园,也让更多的年轻学子有机会触碰那个鼓舞人心的黄金时代,让交大精神多一个载体。
“重走播迁路、共话交大梦”山海关——唐山线考察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在留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却是关于母校历史的深深烙印。我们当秉承先辈精神,重新彰显交大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