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校工会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03会议室举行提案工作座谈会。提案代表、承办单位代表纷纷围绕如何提出好提案、如何办理好提案畅谈体会,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爱华出席并讲话,校工会班子参加了座谈会,靳能法常务副主席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校工会副主席、提案委主任高磊简要介绍了八届教代会三次会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目前,18份立案提案已全部办结,提案人对承办单位的办理过程均为“满意”(100%);对14份提案的办理结果为 “满意”(78%)、对2份提案的办理结果为“基本满意”(11%)、对2份提案的办理结果为“理解”(11%)。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与提案人充分沟通,认真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推动了学校学科建设、民生改善和文化建设等工作,如学校出台了学科群建设指导意见、校园停车难的问题得到极大缓解、校园文创产品开发上线等。

提案代表们结合切身经历分享了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廖军结合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提案,分享了自己在民主管理实践中的体会。他指出,思政课教师长期面临“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困境,通过提案推动人力资源部单独设立教学优先的职称评审通道,将教学竞赛、教材编写等纳入评价指标。“虽然提案未正式立案,但职能部门主动对接、快速响应,体现了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廖军表示,提案平台有效促进了跨部门协作,是校园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机械工程学院代表张亚非聚焦校园环境优化,提出高大乔木修剪和共享单车管理提案,他肯定了后保部常态化修剪枯枝的成效,也向保卫处建议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单车潮汐现象,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公共管理学院代表王崇杰以九里校区运动场改造为例,讲述从数据采集、安全评估到多轮沟通的提案历程;信息学院代表刘永中肯定了提案办理工作成效,建议建立常态化提案跟踪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宣传与信息反馈。

承办单位代表详细介绍了提案办理过程中的努力与挑战。人力资源部翟东海重点回应了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改革,他提到,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职称问题,针对相关提案,积极落实国家相关规划,启动思政课教师单独评价通道,突出教学优先导向。此外,学校还计划修改相关文件,确保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充分认可。后勤保障部覃维坦诚分享了后勤部门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如绿化养护人员短缺,绿化工作受技术限制等,但后勤部门积极应对,通过建立五大制度体系、引入新技术等举措,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介绍了后保部提案办理流程,所有提案回复前必须上部长办公会审定,充分体现后保部对提案工作的重视。保卫处岳涛介绍了共享单车管理的相关情况,学校通过控制车辆规模、选定专业运维公司、技术监控、调整布局和加强宣传等措施不断改善共享单车管理状况,但也强调“潮汐式拥堵”仍需师生共治;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勾红叶介绍了建立材料-化学-生命-医学交叉学科群提案的推进情况,王平副校长牵头,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组织相关部门和四学院研讨,明确了“独立发展、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的学科群建设原则,近期也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学科群建设指导意见》,通过有组织的学科集群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实现学科的内涵式建设和提档升级。
杨爱华副书记讲话强调,提案工作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凝聚教师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关键举措。针对当前提案工作:一是要深化闭环管理,从提案提出到落实需全程沟通,确保“件件有回应”,尤其对未立案提案做好解释工作;二是要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定期举办提案经验交流会,组织承办单位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增强双向理解;三是强化宣传激励,通过工会专栏、部门网站等多渠道宣传典型案例,提升教职工参与感和荣誉感。

下一步,校工会将进一步优化提案培训、跟踪评估及宣传机制,持续提升提案质量与办理效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民主活力。
(校工会 撰稿程楚棋 摄影程楚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