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

新教师专题活动感想

日期:2014年06月01日 22:25 点击数:

201297日下午,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从九里校区直达峨嵋校区的客车。作为一个来到学校已经12年的“老交大”,虽然以前去过峨嵋好几次,但是有机会认认真真地参观和了解峨嵋校区,可能这是第一次。

两个多小时以后,客车顺利到达峨嵋校区湖山宾馆。离开喧闹的城市,来不及休息卸下一身的疲乏与困倦,便感觉偏处一隅的湖山宾馆和整个校区一样,在朦胧的夜色当中显得格外幽静。这种幽静让人立刻心旷神怡,困顿之感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丰盛的晚餐之后,便是学唱校歌活动。久违的校歌,多年之前曾在九里校区电气馆附近的“唐院院歌”石碑上屡次见到。然而十分惭愧的是,由于石碑字迹模糊,从未真正注意过其具体内容,因此那天晚上实际上是我第一次一睹校歌“真容”。

校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展示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文言文方式填写的歌词既精炼,又传神。开篇一句“翳唐山”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学校一贯以来的低调作风,“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一句集中体现了学校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优良校风与学风,而“灵秀钟”、“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等字句,则正如第二天早上张雪永教授主讲“交大的师道”所描述的那样,完美地诠释学校办学史上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的发展盛况。配合着20世纪上半叶那个时代背景特有的谱曲风格,整个学校校歌宛如一首美丽清新的诗篇,又像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能给演唱者和听众准确而生动地传递西南交大独有的发展史和价值观。难怪近年来尽管学校屡次征集校歌,最终还是因为难以超越而基本沿用原有院歌。对我而言,学唱校歌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于学校校史重新认识的一个最佳升华过程。

“学校三位院士都曾经在峨嵋校区学习和工作,要想取得突出的成果,必须沾一沾峨嵋的‘仙气’”,这是在第二天的“新教师职业发展导航”座谈会上,甚至整个新教师专题活动中我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峨嵋校区坐拥优美的风景,绚丽的湖光山色,优雅宁静的环境,确实不失为一个求学为学的好去处。当然,对于未来将在九里校区学习和工作的我们来说,可能只有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不断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终有所成。         

                          (公共管理学院供稿  撰稿人周贤永)